第一百三十二章临摹作品-《重生后,我捡漏崛起》
第(2/3)页
三人来到楚烨的工作室。
陈兴兵做人很厚道,楚烨离开这段时间,添加的纯手工隔层实木架三个贴墙而立,两米多长的木桌上摆着不同功率的台灯就三盏,桌面下定做三个工具抽屉等,周到详尽。
楚烨进来后见状,苦笑道:“老陈你可真是勤奋,怎么不干脆整台高倍显微镜来。”
“瞧我这事办的,这两天光想着按照杂志上图片格局布置,忘记工具更重要,等回头我整台进口的。”陈兴兵在后面拍手满脸懊悔道。
楚烨转头提醒:“我就开个玩笑,你别当真。”
“楚哥见外了,显微镜没多少钱……”
“没多少钱也是钱,亲兄弟明算账,等会跟我算算这些工具、家具价格给你打款。”楚烨不想欠太多人情。
“快快,鉴定古画了。”老郭在最后抱着古画急得肝疼。
楚烨进屋把背包扔随手扔边上,在有抽屉一侧的木桌前坐下,顺手打开最右边的台灯。
“好家伙,外面都舍不得用超过三十瓦的,这里直接上高功率的。”老郭挤开陈兴兵抢着进屋。
“以为都跟你一样抠门啊。人楚哥是买下后面部分,水电都是分户的。”陈兴兵进屋反驳。
“那这不正说明是你个狗东西抠门。”
“……”
二人习惯性拌嘴,很吵,但楚烨没有一丝不适,拿过古画平放桌面摊开。
在专业鉴定古董使用的高功率灯光下,画上细节更为清晰。
陈兴兵二人围上和楚烨隔桌伸长脖子。
“哇~感觉佛活了。”
二人异口同声,而后抬头望向楚烨求分析。
“玄鉴日光菩萨,为明洪武万县弥陀寺方鉴所画,他俗家名叫苏玄。”楚烨说道。
这时候就显示知识的力量,老郭急躁地知道价格,而陈兴兵则是拿起放大镜低头观看图画,边道:“我看过一期专门介绍西南明清画师的杂志……”
苏玄是元明时期渝州响当当大画师,从小就表现出惊人天赋,十八岁给当地知县老爷那信佛的老妈子做一幅大日如来画,一举成名,之后人生犹如开挂,从画跨界到木雕,再折返绘画,来来回回切换赛道,三十八岁那年,西南地区再无敌手,一幅画就价值百两,换算成现在就是十多万。
要知道,画作跟其他物件类型不同,价格评价依据更倾向于上面的印章,也就是被什么人收场鉴赏过,之后才是内容意境、技艺等因素。
一个画师在世,其画就价值十来万,可见当世人对其有多认可。
“这这……这菩萨值多少钱?”老郭初心不忘,听完后就只记得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