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2章 ‘先知’的痛苦,内忧与外患-《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页

    “另外,保证玉门关到北京城、以及天津口到北京城这两条官道的畅通,朕说的畅通不是将道路积雪全部铲除,而是至少要铲除一条宽半米的道路,足够战马六百里加急。

    玉门这一条是给新疆和陕西、山西预留的,前者是新征服且开始同化的地方,后者大灾地,都需要决断。

    天津这一条是为海运准备的,沿海诸省传递情报所用。”

    “臣明白!”

    “嗯!”

    崇祯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现阶段官道的修建是有很大的问题的。

    准确的来说是崇祯心理矛盾和挣扎之后与自己妥协后的结果。

    因为如果蒸汽马车出现,那么随之而来的是官道能不能承受其压力,按照预定计划一辆蒸汽机至少要拉五到十辆四轮大车,那可是三万斤的重量。

    最好的方法能搞出水泥,但水泥这玩意的原料配比他不知道,工业研究院得慢慢摸索,什么时候能搞出来都是未知的。

    其次则是需要至少一千五百度的高温,现在的条件也达不到,而且还要粉碎的比面粉还要细以保障其快速水化和高强度。

    以现在的条件,哪怕是有蒸汽机,也只能洗洗睡吧。

    水泥做不了,还有替代品,诸如硬度堪比水泥的三合土。

    在高级三合土中,会加入糯米浆、桐油、糖浆、动物血等有机物,完全凝固后,工部做出的实验中,

    一平米一尺厚经过千打垒工艺且凝固一年的三合土至少能承受数十吨的重量而不被压碎,带动区区三万斤的四轮大车完全不是问题。

    明长城、南京城墙、十三陵、紫禁城地基等等能承受了数百年的风雨、地震和战火依旧能屹立不倒,三合土的坚固可想而知。

    但问题是工部给出的一平方米一尺厚的三合土折算白银一两左右,府城之间官道最窄是十米,诸如北京、南京、苏杭等繁华之处的官道标准是二十米。

    算下来一里路至少需要万两银子,还不算地基、两侧养护等等,如此高的成本将大明国库掏空、每年赋税都投入进去,想要将大明的府城官道修完没个几十年想都不要想。

    最重要的是需要的是糯米,现阶段大旱,粮食都不够吃,还能去修路,除非他是疯了。
    第(2/3)页